作者: 鄭志凱
兩週前新聞報導美國創投業2014年的總投資金額高達483億美元,較2013年成長61%, 是西元2000年來的最高點。其中268億美元投資在加州,佔全國5成以上,矽谷及舊金山仍然是創業者的最愛,磁吸效應仍然持續在擴大中。尤其是舊金山,近年來對新數位經濟的新創公司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一個人口不到全國1%的城市,就拿到了全國23%的創投資金。現在談矽谷,舊金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矽谷的完整創業生態環境向來為全世界所羨慕,史丹佛、柏克萊大學以及來自全世界的移民提供一流的人才和技術,創投提供似乎不愁匱乏的基金和豐富多元的經驗,再加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創業文化,儘管全球各國都想模仿矽谷,但是很難完全複製。最近五年矽谷的全球領先地位反而更加超前,這跟創新方法論的創新脫離不了關係,其中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育成中心(incubator,大陸翻譯為孵化器),以及加速器(accelerator)的營運觀念,都是重要的推手(以下為行文方便,將三者合稱為Co-In-8x)。
我曾在2013年1月寫過一篇文章《創新徑賽的新跑鞋》,將育成中心和加速器對推動創新的功用比喻為運動員的新跑鞋。兩年過後,台灣對於加速器的好奇增加許多,但真正的實踐者仍然屈指可數。分佈全省一百多家的育成中心少數力求突破,多數卻依然受困限經驗、觀念和資源,無法跟上全球創業生態圈進步的腳步。
相形之下,兩年之間矽谷Co-In-8x在創業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仍在快速演化,不僅數目持續增加,功能也越加細緻。這雙新跑鞋已經不是一雙通用的跑鞋,而是為短跑、中距離、馬拉松,甚至於田賽、徑賽量身定做,各各不同的跑鞋。
● 加速器的賣點- 業師與啟動基金
在台灣,雖然Co-In-8x三者都各有著墨,但是名稱用的有些浮濫,因此值得在此費些筆墨澄清這三個名詞的區別。
育成中心發展的歷史最悠久,定義也最廣泛。有的育成中心從創意到創業,一手全包,相當於扮演共同創辦人的角色,如此深度參與,不可能培育太多公司,因此通常要求在新創公司中佔有較高的股份,Idealab是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不過這家育成中心的總部在南加州,不在矽谷)。
目前流行的育成中心則多半以提供辦公空間、和舉辦活動為主。每家育成中心雖然號稱提供完整的加值服務,從創業諮詢、財務、法務、培訓、到幫忙尋找投資人,菜單雖然豐富,但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向新創公司收房租,但是因為有群聚效應,進駐團隊互相切磋鼓勵,加上共同參加許多活動,也能激盪出不少火花。
2014年台灣創業圈內最受矚目的新聞大概是台大3D打印機團隊FLUX接受SVT Angels輔導,到矽谷沉浸三個月,成功地在Kickstarter預售了新台幣5千萬元的產品。SVT Angels安置FLUX的場所,Plug and Play,可以算是歷史較為悠久的育成中心營運者。
共同工作空間發展的歷史較短,服務對象常是更早期的創業者,公司也許還沒成立,只在尋思階段,也許處於草創,需要一個臨時的聚會空間。經營者以人頭收月租,客戶如果需要固定座位或辦公室,可以另外加碼。除了空間、網路、或咖啡之外,共同服務空間其他附加服務有限,但是因為進駐條件寬鬆,營運門檻低,成為閒置空間再生利用的好出路。
加速器雖然是最新的潮流,但它的鼻祖Y Combinator也成立了將近10年。 為什麼稱為加速器?因為加速器經營者高度參與新創公司,往往投入種子資金(一般4至10萬美金),佔公司6-10%左右的股份,透過三個月的密集腦力激盪,徹底檢討創業者的技術、市場、商業模式,三個月後,團隊可能脫胎換骨,大幅提高找到資金的機率。
經營加速器難度要比育成中心高出許多,它不但沒有房租收入,還要投入種子資金,等個7年10年才能看到開花結果;更困難的是它必須擁有一流的輔導業師,向新創團隊提供實質、有效的幫助,讓團隊心甘情願地付出股份。如果加速器缺乏有實務經驗及全球眼光的業師,又沒有耐心資金願意長期等待,其實跟育成中心沒有太大的差別。
在矽谷的加速器中,500 Startups比較國際化,台灣許多創業團隊如PicCollage, Cubie,POP, Bounty Hunter都曾經接受輔導,結業後也得到了矽谷天使投資人的青睞。500 Startups正在籌集第三期基金5000萬美金,1月23日消息傳出,台灣行政院開發基金確定投資1500萬美金,相信這個決定對於重新連結台灣和矽谷將有很大的幫助。
● 越專業越能加速
在不同的產業裡,新創公司的致勝要素全然不同。例如生物技術的創意容易產生,但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和效用十分困難;軟件開發成本比IC低,但是開發客戶的成本高出許多;薄創新比速度,厚創新卻要比耐力。由於這些種種差別,灣區這幾年來Co-In-8x的發展趨勢是走向個別產業專業化,以便提供更好更精緻的服務品質。
產業專業化有哪些好處呢?
Co-In-8x組織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降低創業所需要的設備投資。例如硬件新創團隊需要各種工作機台,精密3D印表機,生技公司需要實驗室、檢驗設備。這些設備投資不菲,四處找單位借用得靠關係和運氣,如果Co-In-8x組織能夠預先購置,新創公司依使用付費,便能大幅減低初期的資本支出。
第二個好處是業師的素質可以提高。一般業師有兩類,一是通才,一是專才,對新創公司各有不同的輔導功能。當遇到技術、市場或跟產業有關的細節問題,只有專才的業師才能提供直接、實用的協助,如果Co-In-8x組織各種產業包山包海,便很難建立完整的專才業師,反過來,如果Co-In-8x清楚地選定產業,聚集具有第一手經驗的業內高手,便容易吸引相同產業的新創公司,提供有效的諮詢。
最後,在Co-In-8x內,新創公司彼此間相濡以沫的效果不容忽視,如果同屬於某一產業,進駐公司彼此可以相互學習啟發,甚至產生良性的競合關係,加速新創公司的進展。
● 連餐飲創業也需要育成
矽谷裡打出產業達人名號的Co-In-8X多不勝數,以下列舉一些例子以為產業專業化這個趨勢的佐證。
硬件產業 – Techshop(全美共有8個據點的共同工作空間),Lemnos Labs(擁有許多達人的加速器),Wearable World(專門針對可穿戴裝置的育成中心/加速器),Highway1(愛爾蘭PCH公司在矽谷成立的加速器),Lab IX(代工大廠Flextronics子公司,兼具育成中心、加速器和投資者)。
生技產業 – QB3 (加州大學系統成立的生技育成中心),Biocurious (號稱為生技駭客提供實驗室), Indie Bio(SOSVenture成立的加速器), San Jose BioCube (提供實驗室和共同工作空間)
潔淨科技產業— Prospect SV(半官方的育成中心), Greenstart(加速器)
即使食物餐飲的創業,都能找到育成中心 – Culinary Incubator(全美國有450個公共廚房), La Cocina (協助低收入族群微型創業)
● 展望台灣重回矽谷
看到矽谷Co-In-8A如此分門別類,各自蓬勃發展,自然能感受到矽谷創業活力的來源。過去一年多來,台灣的創業圈遠較往年活絡,台灣與矽谷間的聯繫從90年代的緊密頻繁,00年代的疏離脫鉤,到最近由谷底回升,政府與民眾都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無論上週宣布的國發會主導的花博創業聚落案,或是科技部主導的重新鏈接矽谷案,都十分令人期待。
立意再好的計劃,最重要的是能夠接受供需面的檢驗。台灣的Co-In-8A 運作不夠成熟,因此在供應面和品質上有加強的空間。反之矽谷的Co-In-8A生態健全,競爭激烈,台灣不需到矽谷建立育成中心,如何協助台灣的創業團隊善加利用矽谷既有的資源,才是槓桿效果最佳的資源利用方式。
未來的創業團隊必然越來越需要面對全球的市場和競爭,一方面台灣的團隊需要走出去,另一方面,台灣也需要國際團隊走進來。台灣跟矽谷本來具有地緣的便利,又有人脈的連接,如果最終能夠建立起人才、資訊、資金的雙向交流道,兩地的關係才算真正緊密。
photo credit:flickr@Wonderlane,CC BY 2.0
- See more at: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0/article/2333#sthash.NsFACIL8.dpuf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