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創業學習的行列~

最新消息

創業菁英班創業私塾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這是台灣首次由校園主導的生技領域創新創業獎項。現場也聚集20餘位生技領域企業家,傳授生技創業心法。現場也邀請五家國內知名創投專業經理人和分析師以投資眼光,進行最佳潛力獎評選。

本次競賽由計畫總辦公室總主持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楊長賢,及計畫共同主持人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張大慈統籌成立,贊助單位包含互貴興業、生化科技教育基金會、鑽石生技投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銘旺實業、基亞生物科技、台灣微指體等。

13所大學、135個團隊、32隊決選

參賽團隊來自台大、清大、交大、中興、中原、東海、成大、海大、陽明、北科大等13個大專院校的「農業/醫藥生技產業教學實習推動中心」及「跨領域生技產業菁英培訓推動中心」。

參與學生組成135個團隊,經半年囊括法律、財務、專利、商業化等轉譯課程的培訓,先由各校選拔出前3強,最後共32隊參加決賽,競爭相當激烈。團隊參賽的點子多元,領域橫跨雲端、輔具、醫材、檢測及新藥、飼料添加劑、保健品開發等。

這些團隊在去年12月19、20日分別向評審及創投介紹創新創業規劃,最後由陽明大學愛易守iEASY及成功大學MiDi團隊分別拿下醫藥生技及農業生技金獎,愛易守團隊更以傑出的商業計畫另外奪下由國內5位創投專業經理人評分的最佳潛力獎、現場觀眾投票的最佳人氣獎,堪稱現場最熱焦點。

教育部在民國87年啟動生技創新創業計畫規劃,至今共催生4個計畫,2年前開始傾向產學橋接的轉譯。教育部司長李蔡彥致詞時表示,本期計畫未來還有3年時間,期待實務及跨領域導向會有豐碩成果。楊長賢指出,計畫提供的培訓課程囊括專利、法規、財管及商業模式規劃等等,團隊學習整合學界研發成果,轉化為商業計畫塑型,並規劃產品及服務上市。「得獎也是艱辛的開始。」他勉勵學生勇於創業,精進創業技能。


評審委員包括普力德生技副董事長翁仲男、漢神國際實業創辦人江德敏、華陽創投集團董事長王韋中、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榮輝、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主任夏尚樸、賽亞基因科技董事長陳奕雄、圓祥生命科技董事長黃瑞蓮、台安生物科技副總經理黃昭媛、百衛國際事業總經理高百毅。黃瑞蓮表示,有些團隊以2個月的時間就寫出通情合理的提案,潛力可期。

總資本額超過300億
生技創業前輩傳授心法

頒獎之後的生技講座,也聚集總資本額超過300億的生技創業大老及專家,邀請宇智顧問董事長徐小波、麥德凱生科總經理洪志駿、康龍化成副總裁黃嫦芬、達楷生醫創辦人林康平、104+夢想搖籃營運長陳慧鈴、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孫智麗、賽亞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春成、聯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莊嘉文、眾睿國際智權股份有限公司律師簡榮宗、和鑫生技總經理蘇經天等業師,傳授創業心法。

宇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徐小波提醒創業團隊,要了解市場、並從「找出需求」、「因應需求」層面,提升到「創造需求」。他以星巴克創業案例指出,打造品牌連結大量需求,進而創造獨有的需求文化氛圍。

他並指出,目前我國的創新創意能量仍顯不足,企業同質性高,且進入國際市場的產業多屬OEM、ODM,差異性小,附加價值低。他認為,應找出具競爭力之新興產業,如健康照護、乾淨能源、農業產業化等;創新營運模式的開發及推廣也迫在眉睫。

「最大的鼓勵就是鬆綁。」徐小波指出,要創造創業生態友善環境,除法規鬆綁,校園也必須改變內規,建立以研發為導向的教育體系,研發機構更須以商品化評估個案,提前規劃衍生公司或技轉。企業也應積極支持創新產業及內部創新,由企業贊助資金可形塑產學的新創研發良性循環。

而創立麥德凱生科、太和儀器及世錡生命科學等8家公司的麥德凱生科總經理洪志駿則分享自己如「八爪章魚」的創業經歷指出,「先求有再求好、先發散再收斂。」(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5年1月號)
文章分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