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創業學習的行列~

最新消息

創業菁英班創業私塾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如果要把台灣社會產業變遷做個縮影,謝榮雅應該是其中一個代表。最早,他進入蜜雪兒服飾,從事行銷企業,然後轉進宏碁電腦,參與電腦的工業設計,再搬至台中,以設計工作室型態創業,運作大可意念,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品牌,這期間,他成為台灣最會得國際性獎項的工業設計師,之後開始跨界推動服務設計。2010年成立了設計創新顧問公司奇想創造,去年9月,鴻海投資謝榮雅成立富奇想,讓有製造優勢、缺少品牌通路的台灣傳統產業,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取得專利技術授權與策略合作的機會。他職涯的轉變,都恰巧站在台灣產業轉型的浪頭上。「我期待台灣是一個活絡品牌的環境,那才能尊重設計且極大化設計價值的根本。」謝榮雅最近他將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記錄整理,出版了新書《破立》。在個人的Facebook上他寫著:「我完成的不是一本書,是一種信念、一種感覺。每一個破壞之時就是我的創新之始;每一個挫敗的「破」,也成就「立」下典範的轉折,我人生的成功、失敗和信仰盡在於此。」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他如何在以製造代工為導向的台灣產業中,發揮設計價值?又如何思考台灣產業的未來?以下是謝榮雅新書摘要:

搞破壞與犯錯


設計是企業策略、是系統管理、是致勝關鍵,唯有如此設計的影響力才會產生。在國際品牌中,許多設計師都占有很高的組織位階,例如LV、香奈兒、SONY 等,甚至是NIKE 和最近Burberry 的設計總監都晉升為執行長,他們不僅是企業高層,甚至是公司股東,在董事會掌握一定的份量。

風水輪流轉,全球的競爭已聚焦在「以設計打造品牌力」更別說是精品品牌。賈伯斯領導蘋果公司引領風騷,改寫了3C 產業樣貌與大眾休閒型態,他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設計師。反觀國內許多傳統企業思維卻把設計當成「美工」,是在行銷課底下畫畫圖的員工。曾經叱咤風雲一時的工程師創業與管理方式,在這個訴求設計、創新致勝的年代,是應該要把製造思維、訂單至上、強調技術多棒、規格多厲害的老派做法打包丟掉的時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企業老闆急於落入學西方文化而丟失自己的性格的窘境,明明產品屬性是穩重實在卻在創意表現上譁眾取寵!?道理就如同一個穩重的紳士不適合奇裝異服;若是青春洋溢的少女也不能勉強當貴婦一樣!企業性格就如人一般需要一以貫之。若讓消費者感到錯亂疑惑,花再多的行銷費也是枉然。

破壞式創新──賈伯斯的啟示


早年在學生時代、或在宏碁工作時,我熱愛在印刷廠和塑膠工廠像個海綿般吸收製造現場的經驗,所以我能理解工程師性格,為何他們會對「製造」如此著迷。然而,台灣廠商若要走向廣大的消費市場經營,勢必要面對品牌,而做品牌就必須在設計、行銷、服務等各面向全力以赴,做出個性、帶來不凡的體驗,如果執意不肯切割製造端,恐怕無法跟競爭者專注拚搏,力道肯定會節節敗退。

台灣3C產業看到別人做得不錯,就想著「我的功能是否可以做得更強?」、「做得更便宜?」這種根深蒂固的老二主義,是該徹、底、揮、別的時候了。蘋果公司能在近幾年成為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正是因為它把製造端交給最棒的EMS廠──鴻海,因此可以專注在蘋果的「破壞式創新」的技術和體驗服務上,重新改寫3C產業的面貌,這難道沒給台灣廠商什麼啟示?!

許多大陸廠商已經積極推出各種行動裝置,令人驚喜的程度不能再以用「山寨」來形容,這些產品不只聰明,還賦予了靈魂!不瞞各位說,其中很多是出於台灣年輕人的創意,因為他們在台灣找不到舞台,把創業「狼性」留在別處發揮了。

回想二十年前創業初期,我沒有挑案子條件,只能從缺乏資源的小企業中找機會。但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成功是構築於他們的先成功,所以我大膽以自己的想像顛覆市場規則、創造讓他們被刮目相看的產品,才能以小搏大。多年以後才知道有人稱之為「破壞式創新」。

而現今不論在國際舞台上,還是檯面下的中國大陸式的創新,都在不斷蠶食著台灣的競爭優勢,坦白說我很擔心、也不甘心。倘若遇到願意「革自己命」的決策者,我們都視為珍寶。我們也願傾全力將累積的跨界經驗和技術力為「破壞式創新」創造任何可能。

破壞舊工法──奇想靜音板




奇想創造向來有七大研究主題,我們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奇想靜音板」這項產品就是在七大領域中的「建築」主題。我們討論用塑膠來模擬如海綿般多孔的特質,技術上不是創舉,但文獻上的技術瓶頸是「微穿孔」的部分,若要用更高端的技術或CNC(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機台去微穿孔,或許巴掌大的尺寸沒有問題,但是要做為吸音板的使用一定要採用大尺寸。

我對台灣塑膠射出業界的製程有大致的了解,要如何做到大尺寸塑膠板上密布其上的微穿孔即是一大挑戰!想像其模具如插花用的「劍山」,我們如何以現有的技術能力去採用大面積的「劍山」又要承受塑膠射出的高度壓力?更何況要達到微穿孔的需求,所需要的針要細如髮絲,至少要細到0.2mm。

請容我簡單說明穿孔的難度。在塑膠射出穿孔的製造過程中,並非真正在製片上鑿一個孔洞,而是利用模仁和模具的緊密接觸,剎那間在製品上的接觸面留了凹處,如倒立的山峰。

製片的另一面也是類似工法,如倒立的山谷,於是山谷和山峰間呈現極薄如孔的效果,而這所謂「靠破」(shut off)的工法要留意是否有毛邊、縫隙、損傷等,而奇想靜音板製造的難處,正是因為需要大量密集的穿孔效果,並要符合工廠量產的條件。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從產業和實驗室去找答案,瓶頸依舊存在。我要如何破壞舊工法,讓創新這件事情成為可能?

終於我想到了一種做法。在製片的正面以密集橫切的方式靠破,背面則以密集縱切的方式靠破,雙雙交疊之處就會產生類穿孔的效果,這個工法不難,難在「去想到」可以應用在塑膠板微穿孔的瓶頸。

2013年,我們將這個技術以科技創新投資的方式獲得國內塑膠射出廠歐典的認可,展開初階段的合作,而模具成型、量產試模在即,就像是拍攝了許久的電影,終於要進行後製階段,準備搬上大銀幕般令人振奮。我們乘勝追擊。我們對生活空間的建材或設備也逐漸衍生出更完整生態系的想法。於是,將過去掌握到的材料技術再加上我們過去協助法人夥伴的成果,研發上也幸運能─突破下,誕生了緊急照明、健康玻璃等系列,期待另一段產業合作的展開。

原文: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5303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