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揚才 大學須改變入學方式
教育部長吳思華針對「教育創新」提出6大方案,包括高教創新轉型、技職再造創新創業、青年學者養成、國際移動、12年國教、實驗創新翻轉偏鄉等方案。
在12年國教方面,吳思華指出,如果大學端沒有改變入學方式,12年國教不會成功。吳思華:『(原音)一定要在大學的入學上有配套,這樣子我們才能夠鼓勵那些學校說,你不一定只是用學科作為你教學的特色,而是用其他的方式,否則他們發展了非常多的特色課程、特色學校,結果這些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完全沒有得到大學的認可。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其實我們國教的改革是做不到的。』
吳思華說,未來教育部將提出相關計畫,希望各大學可到各高中發展特色課程,或改變招生方式與協助命題作業。
◎降低大學生師比 調配高階人力
他並在會中提到,台灣的高等教育將從105學年度起面臨少子化的嚴峻衝擊。教育部初估,明年8月入學的大一新生人數將比今年減少2萬人,持續到112學年度時,新生總數將比10年前減少8萬6千多人,使全國大學生人數總共少掉31萬4千多人,教育部推估光是高教學費就減少高達新台幣300億元。
吳思華指出,教育部除了訂定輔導退場學校機制,也將著手降低大學的生師比,從現有的32比1降到105學年度的27比1,其中日間學制科系的生師比還將降到23比1,研究所部分則從12比1降到10比1。
教育部估算,到112學年度時,公立大學教師人數將比現在少掉900多人,私立部分則大幅減少近1萬名的師資,因此,吳思華表示,教育部將在「高教創新轉型方案」中,推動「高階人力躍升」策略,鼓勵老師從事教書以外的學術或研發工作,讓生師比下降的同時,不至於出現「流浪教師」的問題,也能避免增加大學的人事成本負擔。
吳思華:『(原音)未來在大學校園內部的學術活動會愈來愈多元化,老師在校園裡面不是純粹的教書,他可能有的是在研究中心裡面做研究,有的可能是在產學合作的企業工作。就是說他其實都在校園裡面活動,他也有教學的事實。我的意思就是說,把所有的校園裡面的高級人力重新去整合,讓他在教學上也有直接的貢獻。』
◎設專案辦公室 強化政策溝通
教育部預計在農曆年後提出「高教創新轉型方案」,內容包括增收境外學生、境外辦學、產學合作、大學合併等相關做法。教育部已成立「高教創新轉型計畫辦公室」,強化高教政策的協調與溝通,提高學校行政輔導效能。
教育部也指出,去年的境外生人數已達8萬9千人,今年預計突破10萬人;未來也會開放各大學在境外設立專班和學位學程,及設立境外分校、分部或境外研究中心;並鼓勵學校強化產學合作,設置附屬機構與衍生企業,引導教師結合業界,串連創新研發,以提升教師的創業能量。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