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的青年選擇創立和農業有關的新興事業。他們之中的成功者,背後都有兩個要素,一是創業產品或服務具有特殊性,二是其產品有台灣農業長久累積的深厚底子為其後盾。第一個因人而異,第二個卻是所有有心從事農業相關創業的人,可以共享的資產。有志創業的青年朋友,應當善用之。
我們舉兩個品牌故事與大家共享。一個和「神祕果」有關:神祕果又名變味果、蜜拉聖果,據說吃了後半小時內,接著吃其他酸性水果,會覺得這些酸水果不再是酸味,而變為甜味,故名神祕果。「一鳴生技」農園創辦人蕭旦倫,就是立基在神祕果的「青年返鄉,棄科技當農夫」成功案例。現年僅33歲的他,從小就看著父親種植神祕果,雖然大學主修生物機械工程,不過愛挑戰的他,退伍後選擇返回家鄉─高雄美濃當農夫,成功研發神祕果酵素,創造神祕果的新價值,接著他還打造神祕果品牌,挑戰國際市場。
蕭旦倫的父親在美濃原先也是蔬果小農,1998年接觸神祕果的神奇效果,開始培育神祕果,希望能把神祕果種得更好。有學術研究基礎的蕭旦倫,便與大學合作,深入研究神祕果更多效用。
以自然農法栽種神祕果,從接手家傳果園到引領踏入生技產業,逆轉式微之產業,研發製造出神祕果果乾、酵素與酵素軟糖,透過網路及參展銷售;他也積極參加國際食品大展,取得清真食品認證,提高神祕果的能見度。蕭旦倫如此將神祕果及在地農業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可說是「一鳴驚人」。
蕭旦倫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他每天仔細巡視果園,避免發生蟲害。堅持採用自然農法不用農藥,為了在網室裡讓植株結果,他們連授粉的蜜蜂也自己養。在經歷一次蟲蟲危機後,蕭旦倫靠「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來度過危機,並決定將鳥類納入果園生態系的一環;雖然鳥會啄食果實,但並不會吃掉太多,也不像蟲害會威脅果樹的生命。鳥類成為果園的最佳戰友,連白頭翁都能安心吃,人們才能吃得更放心。
第二個品牌故事和芒果有關。「芒果恰恰」(Mangochacha)執行長張智閔在33歲時從外商藥廠資深業務代表轉行賣芒果冰,雖然不是芒果冰創始者,但卻成功地將台灣芒果冰賣到日本、南韓、東南亞以及大陸。
台灣芒果冰在觀光客中已打出名號,只要在芒果當季時,加糖水、煉乳的芒果冰品,客人都很愛。張智閔在公開演講中說,他告訴自己,既然要賣芒果冰,就要做出和市面上不一樣的芒果冰,於是他和太太,從北到南吃過逾20家的冰品,發現絕大部分冰品都是用糖水、煉乳等,他希望他的產品可以回復到芒果原味。
張智閔發現,屏東枋山外銷的愛文芒果品質佳、甜度夠,即使不加糖水就可以很美味,也可以吃得很健康。於是2010年他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附近路邊,以9坪大的小木屋、外加三支洋傘及幾張桌子,就開始賣不加糖水的芒果冰。
張智閔要做不是只有「熱量不高的芒果冰」,而是將台灣精緻水果以及農產品行銷世界。他思考如何將芒果物盡其用,生產和芒果有關的產品,包含冰品、飲品、熱品、甜品以及伴手禮五大體系。具體而言,張智閔的產品除了芒果冰之外,還有芒果慕斯捲、芒果冰棒、芒果香皂、用芒果皮萃取做成面膜、芒果醋、芒果醬等等。後來又在全球各城市找獨家授權,結合台灣生產基地和中央廚房,將台灣的新鮮水果推廣至國際,讓台灣種植者及生產者都得到應有的報酬。
這些創業所需的資金相當龐大,以前常常需要趕三點半,他也是靠農委會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來緩解資金缺口。如今張智閔除了在台灣已有5家店外,在吉隆坡、首爾、深圳、香港也都獨家代理,2014年4月「芒果恰恰」在日本原宿開幕,從此,每個月都是一個個貨櫃在出口,真的讓台灣芒果冰不只是夏日限定,而且讓外國觀光客不必到台灣就可嘗到台灣芒果冰的好滋味。
當然,創業之路永遠是艱難的;成功的故事給予我們激發,不給我們成功的保證。但是,對於有壯志的有心人而言,艱難不足以阻擋他們走向創業之路。願以此二例,與台灣有志創業者共勉之。(作者為大學教授)
(中國時報)
原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07000423-260109
加入Aplus創業私塾LINE@好友,每天享有創業資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