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創業學習的行列~

最新消息

創業菁英班創業私塾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前往中國創業,在整個融資過程中,從與第1個投資人進行接觸到最終完成融資任務,其實都是一條布滿深坑卻值得一試的道路。
 (丁學文提供)
 前往中國創業,在整個融資過程中,從與第1個投資人進行接觸到最終完成融資任務,其實都是一條布滿深坑卻值得一試的道路。  (丁學文提供)
台灣創業者未嘗不能在大陸做好融資工作。(新華社)
台灣創業者未嘗不能在大陸做好融資工作。(新華社)
上周受邀去政治大學課程演講,題目是「大陸的資本運作及創業」,我很高興也很意外大家對如何去中國創業那麼充滿興趣。在大陸,缺錢是創業路上最常見的痛點之一,但對台灣年輕人來說,我發現除了找錢,他們對大陸這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市場,從創業心態到融資路徑其實都缺乏認識。特別是,當你除了想法,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要跨海找到好的投資人更不容易,我一直覺得融資是門技術活,有的時候它還是一門藝術,但只要你能擺脫台灣低迷的氛圍,建立好正確的創業思維及自信,台灣創業者未嘗不能在大陸做好融資工作。
台灣觀點
在大陸,有個有名的段子,有家創業企業在獲得1億美元B輪融資後,創辦人給全體員工寫了一封郵件,回顧了創業以來的融資挫折和現在的感想:各位夥伴,想到我們2013年的全年盈利,所以大家滿血復活,到今天,我們成功完成了融資,公司估值漲了很多很多,但漲到今天我們眼中含淚,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也看不懂我們的公司了......。這是很傳神的一個創業融資段子,但也說明了大陸創業的風起雲湧與融資成功與否的斑斑血淚。
四不投主義
很多人問我:你在大陸,喜歡投資那種企業?我會回答,我喜歡那種懂得生存意義,不是只為了融資而融資的企業。而且我有一個「四不投」主義,首先,每個企業都會有跌盪期。但既然我會掏錢就證明你有價值。有些創業者心態是有人掏錢就好,所以投資人要多少股份都無所謂。這種會賤賣自己的股份的創業者沒有企圖心,你的企業應該像是你的baby,你必須勇敢去爭取估值,所以會賤賣股份的,不投。
第二,是沒錢敢於嘗試,有錢懂得善用的創業者。懂得尊重錢的創業者才會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創業機會,敬天者才是成功者的原型,富二代、官二代創業者我不投。第三,在生存階段,下一輪可能隨時都會死掉,所以財務狀況比什麼都重要。對現金流要有非常明確的意識的創業者我喜歡,從來不看現金流量表的,不投。第四,要敢於破釜沉舟,不懼怕強大對手。如果仍然是白領心態的創業者,不管他多能說,學經歷多完美,不投。
我個人覺得我的四不投正是台灣創業者應該深思且自我警惕的心態迷思。有了正確的心態,如果又能理解估值、股權如何出讓以及如何與投資人相處的融資之道,那創業成功一點都不難。否則,不管你多麼熟讀坊間各類融資大全,基本上也是沒戲!
心態良好,融資的技術活就相對容易許多,現在大陸各地最夯的話語就是估值、股權等名詞,仿佛談話中不帶點這樣的詞,已經是幾個世紀前的出土文物,跟不上時代。在成熟企業的估值方法上,有著相對成熟的估值方式,大多會結合大量的企業運營利潤及市場資料計算得出估值。但是,在創業期的早期項目上,估值往往沒有資料支撐,於是,各種不切實際的估值情況就會出現,有時候投資人好不容易看好一個項目,卻有可能被一個離譜的估值搞的很難受。這裡面的一個大坑就是,我的創業項目到底值多少錢?我該向面前這個投資人要多少錢?處理不好估值的合理問題,其實對能否順利融資影響很巨大。
最便捷的估值方法應該是你在天使輪或A輪時,就計算出你下一階段需要花的錢,然後考慮一下你能出讓的股權比例,這樣A輪估值就會清晰許多;如果是融B輪,你就應該看在同樣行業裡,有沒有可類比的企業,如果有可類比的企業,對比各自的優勢劣勢,然後依據其已有估值做出決定。當然,在實際的融資過程中,投資人對於估值也會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創業者與投資人也免不了會進行一番討價還價。但至少,記住你別一張口就嚇跑了投資人。
估值學問大
越過了估值的坑,再來就是出讓股權的問題,創業融資的每一輪都將以稀釋創始團隊股權的方式進行。許多創業者因為不熟悉融資的遊戲規則,在第1輪或者第2輪融資中就稀釋了40%、60%甚至80%的股權,最終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在中國,有很多投資人最後掌握公司控制權,架空創始人,並將創始人送入監獄的慘烈大戲,例如上海家化與軟銀的故事,令人唏噓。因此,創業者從第1輪融資開始,就需要嚴格計算好出讓的股權比例,最好能夠對後幾輪需要出讓的股權進行提早預估,才能心裡有數,立於不敗。
很多創業者喜歡拿出價最高的投資人的的錢,但我覺得這可不是最好的選擇。為什麼呢?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價格最高的那個錢給你的壓力肯定也會最大,換句話來說,因為它的預期值也是最高的,產生的結果就是如果之後的發展不如預期,雙方的心理落差會讓你的董事會雞犬不寧。很多時候,你要想清楚你要為了拿錢而拿錢,還是選擇更懂你的投資人?因此,錢是創業者選擇投資人的表面因素,投資人背後的綜合實力其實更值得你去關注。
融資完成不過是創業成功敲門磚。許多創業者拿完了錢之後,埋頭苦幹,再也不與投資人接觸。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一家優秀的投資機構積累了大量的企業資源和成敗案例,創業者如果不去利用和交流,無異與拿了暴發戶的錢無異。
在大陸,有一些投資人雖然只占小股,但對公司發展指手畫腳,甚至將公司發展引導到不利的方向上。這個時候,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你希望做自己想做的公司還是做投資人想做的公司?當然,你如果希望你的投資人充分尊重你對於公司發展的掌控,你要嘛表現良好,否則你就得好好理解董事會運作規則自保。所以,創業者在融資完成後應該主動與投資人交流,我相信大部分投資人其實樂於幫助你,因為借由股權結合,其實你們已經在同一條船上了。
投資就是投人
在大陸投資界,一直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話:投資只有3個標準:第1是人,第2是人,第3還是人。 對的,投資就是投人,投團隊。但什麼樣的團隊更受到大陸投資人的青睞,卻是見仁見智,從來沒有統一的標準。我自己總結我喜歡的投資對象:一是看得遠的人,二是有所偏執的人,三是好面子不服輸的人。只要你自認有上面3種特質,又能理解我的四不投及融資估值、股權價值及與投資人相處之道,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你有信心說服投資人你雖然來自台灣,卻有大陸創業者的狼性,而沒有台灣草莓族的惰性,那跨海成功融資將會是水到渠成的一個必然。
原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8000808-260301

好友人數
加入Aplus創業私塾LINE@好友,每天享有創業資訊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