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本生意」本是一充滿諷刺、挖苦,甚至奚落意涵的話,但對曾經大起、後又大落的羅自強而言,背後卻有一段同學義氣相挺、人生重新站起來的故事。
今年50歲的羅自強,22歲進到國內知名汽車公司任汽車銷售業務員,公司完整的培訓加上個人努力,他從業務代表、業務主任,一路幹上了分駐所的所長,帶領分駐所的同仁衝刺拚業績。
20多年前,正是台灣經濟起飛,游資充沛,股市交投熱絡的年代。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景氣大好年代,無論是那個行業的業務員,其要肯拚,大抵都不能達到公司設定的銷售目標,並有豐厚的獎金收入。羅自強的腦筋靈活,敢衝肯拚,在車界闖出了點名號,年收入最高時曾突破400萬元。
作業務,憑的是人際關係,尤其是銷售對象為公司行號、機關團體時,更少不得要有相當人脈。而要舖陳人脈商機、建構大戰的銷售網路,少不得就要應酬。而在台灣講應酬,說穿了就是要「喝」,這一喝,就讓羅自強的身體喝出了狀況。
羅自強說,自己體重最重時達90公斤,但為拚業績、「交朋友」,生活作息大亂,身體一路瘦到了69公斤。更慘的是,他賣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卻因投資朋友的生意,自己無暇參與經營,朋友公司倒了、人也跑了。他為了替朋友還債焦頭爛額,最後原本的工作沒了,且身無分文。
困境其實並沒打倒羅自強,就在他困頓潦倒之際,他碰到了貴人。這貴人是羅自強的同學,這同學的父親有一家生產黏性超強的奈米膠工廠。眼見羅自強日子不好過,同學要他到工廠拿貨,自己想辦法找地方賣。至於錢,同學告訴羅自強「慢慢算」。於是,羅自強開始創業,賣膠水。
在台灣不少傳統市場都可以看到有人擺攤賣膠水或瞬間膠,羅自強想,「就算賣膠水也得和別人不一樣」。於是,他想出了「買膠水,代客修鞋」的策略,以「附加服務兼示範膠水怎麼用」的方法開始到傳統市場裡擺攤。
羅自強以前只會賣車,從沒修過鞋,但他說「當自己一無所有時,所有潛能都會被激發出來」。他跑到修鞋攤看老師傅如何修鞋,自己再去跟橡膠廠批貨,然後練習個幾天就到市場擺攤賣膠水兼修鞋了。羅自強還給奈米膠和自己攤子取了個名字叫「黏師父」。
老師傅修鞋拿的是平頭銼刀跟剪工,羅自強修鞋(其實是補鞋底或黏脫膠的鞋底)拿的則是檳榔刀,「黏師傅奈米膠」的黏性真的強,羅自強用刀的手法俐落,舊鞋補新底,3、5分鐘就大功告成。服務業出身的羅自強頗能掌握消費心理,客人到了攤子前,他也不急著推銷膠水,而是示範分享膠水的功能,並常免費幫客人修鞋補鞋,就這樣「黏師父」也培養出一群老客戶。
目前,羅自強一星期有6天,分別在基隆、台北的新店、士林、景美和富錦街的市場裡擺攤,每天平均幫客人修補30雙鞋,如果連販賣「黏師父奈米膠」,一天的收入約6千到8000元。他說,如今自己過得很快樂,只要把物慾降低,生活其實很好過呢!
原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6000330-260204
加入Aplus創業私塾LINE@好友,每天享有創業資訊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