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台灣教育縮影,「為什麼孩子念到大學,仍不見得能覓得志向。」科系選擇了他們,他們卻在追求文憑中摸索。
人生的道路,豈是科系能夠框限。源自一名小學同學的大力號召,讓這群在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不同時期的麻吉,專業相互結合,各揚所長,組成一個74~75年次創業夢幻隊伍。
採訪╱潘怡靜 攝影╱董孟航
「借不到500萬元別創業!」這是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的主張,在無抵押品狀況下,向朋友借到500萬,代表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人緣也夠好。
LET’S EAT吃義燉飯老闆魏昭寧,他的創業就是從向親友集資460萬開始,找小學同學、國中同學、小學同學的高中同學,甚至找母親商量房屋抵押貸款。
「我習慣把自己壓到一個極限,追求成功難,遠離痛苦較簡單。」他認為親友集資,有助給自己壓力,把餐廳開好。
念生醫開餐廳
大學念電子、研究所念生醫的他,跳tone開餐廳,初衷因:「陪母親抗癌過程,就動念想創業,考量時間彈性,方便陪伴母親進出醫院。」
他的父親魏天騏生前是記者,在魏昭寧15歲那年,時年47歲的父親在一次記者盃籃球賽、心肌梗塞意外猝逝,同年母親罹癌,去年過逝前,身上有5癌纏身。
或許因一路來的家庭變故,「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特別是父親過世後。」魏昭寧喜歡交朋友,在友情中覓得支持力量。
「4年前,他一直找我談:創業。」主廚于軒浩說,他們是靜心小學同班同學,小三一直同班到國三,畢業常相約打球。他們的個性與專業,恰恰互補。
他的父親魏天騏生前是記者,在魏昭寧15歲那年,時年47歲的父親在一次記者盃籃球賽、心肌梗塞意外猝逝,同年母親罹癌,去年過逝前,身上有5癌纏身。
或許因一路來的家庭變故,「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特別是父親過世後。」魏昭寧喜歡交朋友,在友情中覓得支持力量。
「4年前,他一直找我談:創業。」主廚于軒浩說,他們是靜心小學同班同學,小三一直同班到國三,畢業常相約打球。他們的個性與專業,恰恰互補。
拼盤分食吸睛
于軒浩北藝大劇場設計系念到大三,決定休學,他發現自己:「不太喜歡劇場式的團體活動,一個集體思考的行為。」他觀照自己,很愛做料理給同學吃,這是成長過程沒被開發到的天分,他決定休學當廚師時,一場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庭革命,並未阻擾他的意志。
對他而言:「大學文憑沒那麼重要。」開店前他已在餐廳歷練4年,從廚房洗碗工做起,一度白天在西餐廳兼職、晚上待熱炒店,開店時他是重要技術股,同時加入另一小學同學李書賢,初期負責外場,另一名初始股東、國中同學許楊喨,目前已從廣達機構設計師轉戰,兩人擔起店內相關設計工作、同時接案餬口。
「開店,一定要有差異性。」觀察坊間有眾多義大利麵店,他們決定主打「燉飯」、而非「義麵」,跳脫坊間套餐式附餐、湯、沙拉「口味陽春」,他們從「餐盤」出發,拼盤分食、大分量、創意菜色,建立差異化。
對他而言:「大學文憑沒那麼重要。」開店前他已在餐廳歷練4年,從廚房洗碗工做起,一度白天在西餐廳兼職、晚上待熱炒店,開店時他是重要技術股,同時加入另一小學同學李書賢,初期負責外場,另一名初始股東、國中同學許楊喨,目前已從廣達機構設計師轉戰,兩人擔起店內相關設計工作、同時接案餬口。
「開店,一定要有差異性。」觀察坊間有眾多義大利麵店,他們決定主打「燉飯」、而非「義麵」,跳脫坊間套餐式附餐、湯、沙拉「口味陽春」,他們從「餐盤」出發,拼盤分食、大分量、創意菜色,建立差異化。
鶯歌客製餐盤
1/4圓的扇形白瓷盤,是顛覆的開始。
魏昭寧找鶯歌陶瓷廠燒製時,工廠老闆直指這主意不划算,客製上百個餐盤、耗費4~5萬元,但他們執意捨棄一般餐盤,這可拼盤的1/4圓,不只實用、造趣,也創造部落客傳頌話題。
初始理想化定位正統義式,從客人反應中發現口味過於清淡,於是加重調味,像是「櫻花蝦豬肉墨魚燉飯」,就是于軒浩源自外國料理節目靈感,將豬肉與海鮮的香甜兩相結合,初始商業午餐客訂價220元賣1年、搞得全店又忙又累,後調高至328元,雖來客數略減,但省去內外場各1名人力成本,精算發現營收相同。
他們全是創業新手,1年半的餐飲實戰,歷經老友合作的磨合、都會獨棟餐廳營運成本的壓力、奧客的挑剔與好客的捧場,現每月創造百萬元業績。
這50年老房,就是他們創意開展的基地,邊營運餐廳、邊謀生、邊嘗試新可能,刻正已租下隔壁棟、計劃再開輕食甜點店,創業這門新顯學,他們急起直追!
魏昭寧找鶯歌陶瓷廠燒製時,工廠老闆直指這主意不划算,客製上百個餐盤、耗費4~5萬元,但他們執意捨棄一般餐盤,這可拼盤的1/4圓,不只實用、造趣,也創造部落客傳頌話題。
初始理想化定位正統義式,從客人反應中發現口味過於清淡,於是加重調味,像是「櫻花蝦豬肉墨魚燉飯」,就是于軒浩源自外國料理節目靈感,將豬肉與海鮮的香甜兩相結合,初始商業午餐客訂價220元賣1年、搞得全店又忙又累,後調高至328元,雖來客數略減,但省去內外場各1名人力成本,精算發現營收相同。
他們全是創業新手,1年半的餐飲實戰,歷經老友合作的磨合、都會獨棟餐廳營運成本的壓力、奧客的挑剔與好客的捧場,現每月創造百萬元業績。
這50年老房,就是他們創意開展的基地,邊營運餐廳、邊謀生、邊嘗試新可能,刻正已租下隔壁棟、計劃再開輕食甜點店,創業這門新顯學,他們急起直追!
原文: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50406/36477528/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