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創業學習的行列~

最新消息

創業菁英班創業私塾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中國科技創業公司或即將涌現出泡沫信號
中國科技創業公司或即將涌現出泡沫信號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中國網民總數2年間從3億多猛增一倍至6億,這為互聯網創業提供了用戶基礎。其次,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使得很多創業者愛談愿景。而且在電商、打車軟件這些瘋狂燒錢行業的影響下,很多創業者認為會燒錢就是本領。財經觀察員韓洋對此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認為大量風投資金的涌入可能是泡沫的信號。而這樣的泡沫可能即將破裂。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繁榮令人高興,不過關於泡沫的擔憂已經擺上了桌面。

2015年,對科技創業公司投資者來說,今年將會是有趣的一年。

風險投資資金量的增長將驅動更多人開始創業,並嘗試吸引投資。另一方面,這也將帶來更激烈的競爭,並給尋找優秀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家帶來新機會。

今年的中國兩會上,構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眾創空間”成為了新一輪創新創業的熱點。其中,科技人員作為創新主體,無疑具有特定的創業優勢。

“下海”,曾是上世紀90年代的關鍵詞。彼時,下海創業雖然推動了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但也存在著競爭起點低、市場尚不成熟、處於產業鏈低階等鮮明的時代烙印。

其實,科技人員“走出去”創業有其時代的必然性。

“埋頭苦干近十年,職稱晉升不靠前。”長期以來,科技人員面臨著薪水低、工作時間長、論文壓力大、升職前景差等諸多職場困境。

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國家科技經費的集中、重點投入,導致了科研團隊急劇膨脹,也加劇了職業上升頻道的人才擁堵。

十八大以來,鼓勵科技人員創辦企業就成為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人才競爭激烈以及產業需求加大的情況下,對不少科技人員來說,未來的出路或許不在科研院所,而是在社會所需要的地方。

創業成為他們開啟未來的風險與收益“雙高”的路徑,甚至是捷徑。

“能否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能否產業化就成為創業成功的衡量標準。”毛蘊詩表示,“創業完全是個市場行為,市場認可你,你就成功了。盡管風險很高,但成功回報率也很高。”

當前,中國創業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節奏來接受來自私人投資者的融資,但這樣也引發了外界對這類公司可能出現的“估值泡沫”的擔憂。

大眾點評網融資8億美元並估值40億美元的表現讓所有人意識到,中國科技類創業公司已經成為市場眼中的“香餑餑”。但是在投資者趨之若鶩的追捧下,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卻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奇虎360電話會議之后,坊間曾經流傳這一樣一個段子。

周:我們要做一款市面上最牛的手機!大摩:啥樣子的?周:不方便透露細節。市場:wtf~

這幾乎反應了許多中國科技類公司所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無論是否上市,頂著“高價”標簽的公司卻無法帶來穩定的營收增長,更不要說盈利水平的提高。用戶量和所謂的商品交易總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在這些公司身上替代了傳統的估值方式。

作為yelp inc的中國版,大眾點評網的估值在短短的一年內翻了一倍,40億美元的估值也超過了yelp34億美元的市值。在水漲船高之下,大眾點評的競爭對手——美團網也在今年1月完成了7億美元的d輪融資。

企業“燒錢跑馬圈地”的同時,投資者抱著“寧可買錯,不可錯過”的理念蜂擁而至。

ot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tony hsu表示,“許多投資者人對於那些高曝光度的(中國)科技公司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錢,他們生怕錯過任何一次機會。”

asia private equity research ltd 的數據顯示,2014下半年中國科技公司融資規模達到50億美元,遠高於2013年同期的7億美元。其中最大一筆交易來自小米去年12月11億美元的融資。

用一位投資人的話說,“雷軍要做的是,像阿里一樣籌集越來越多的錢,有花不完的錢。這些錢既可幫助小米過‘寒冬’,還能幫助小米構建比競爭對手多得多的優勢。”

和上市相比,私募股權融資的估值通常相對較高。以大眾點評為例,該公司曾試謀求投行幫助其上市,但是私募股權融資的執行速度和估值更令公司滿意。

以大眾點評為例,盡管有著超過1.9億/月的活躍用戶,如何將用戶轉化為營收和利潤卻是中國科技公司的一大難題。許多公司並不會公布財務細節,而小米盡管公布了手機銷售量,但是卻對利潤只字不提。

無疑,自2012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創業的最好時代,這是由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的。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中國網民總數2年間從3億多猛增一倍至6億,這為互聯網創業提供了用戶基礎。其次,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這使得很多創業者愛談愿景。而且在電商、打車軟件這些瘋狂燒錢行業的影響下,很多創業者認為會燒錢就是本領。

大量風投資金的涌入可能是泡沫的信號。而這樣的泡沫可能即將破裂。

合廣資本創始人fred wilson近期表達了他的擔憂 ,即創業公司只是不斷燒錢,而無法憑借技術拿出可盈利的長期模式。

燒錢速度確實是這樣。在某些情況下,你需要發展真正的生意,獲得實打實的利潤,並以傳統的方式帶來價值,而不是依靠投資人的資金去維持公司。

一些風險投資者稱他們在今年會放緩對於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投資進度,因為這些公司實在是太貴了。

香港 ots capital 的首席投資官 tony hsu認為,將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估值越推越高的其中一個因素是源於失去的恐懼,許多投資人會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投資的企業提高估值,而不去考慮他們為其付出的代價。

美國科技創業公司和已經上市的科技股同樣面臨估值是否過高的懷疑。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投資2億美元之后,“閱后即焚”應用snapchat當前估值達到150億美元。

“不能說美國和中國的科技行業是孿生兄弟,但二者息息相關。”風投公司dcm china聯合創始人林欣禾說。

投資者經常拿中美兩國的公司進行比較,有時候會因此而抬高估值。

去年12月美國召車服務公司uber估值達到410億美元,這使得中國兩家最大的打車服務公司,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估值也隨之提升。

這兩家中國公司在最新一輪融資13億美元之后,同意通過換股方式合二為一。根據雙方的協議,兩項服務將繼續獨立運營。

現有投資者表示,已有潛在買家與他們接觸,希望按照約10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投資。

投資者希望公司上市之后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這在去年阿里巴巴250億美元的創紀錄ipo交易中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國另一家電商巨頭京東也在去年上市,股價已經累計上漲逾50%。

但是有時候,私募市場的估值甚至會超過上市之后的市值。有訊息人士稱,大眾點評曾經聘請投行商討ipo事宜,但由於私募投資者給出的估值更高,而且執行更快,因此暫停了ipo進程。

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主要吸引力在於其快速的用戶增長。應用開發商正在尋找方法服務於中國的5億多智慧手機用戶,大眾點評上個季度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9億,其中85%的頁面瀏覽來自於移動用戶。相比之下,yelp上個季度的獨立訪問用戶為1.36億。

但是中國科技創業公司也面臨著一個挑戰,那就是把用戶增長轉變成收入和利潤。這些公司,包括大眾點評在內,大多數沒有披露詳細的財務數據。

小米創始人雷軍本月曾表示,去年小米的銷售額為人民幣743億元(約合119億美元),同比增長一倍多,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不過小米並沒有披露其盈利狀況。

小米的投資者認為,這家智慧手機生產商能夠通過應用商店和遊戲等服務獲得更多的收入。

市場調研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布萊恩•王(bryan wang)表示:“對於投資者來說,主要的風險在於中國消費者是否愿意為在線服務付費。這仍然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對行業中的所有人來說,科技創業公司的繁榮令人高興。不過關於泡沫的擔憂已經擺上了桌面。時間將會告訴我們,投資的大量涌入是會推動科技行業的增長,還是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原文:http://news.cnyes.com/20150318/%E4%B8%AD%E5%9C%8B%E7%A7%91%E6%8A%80%E5%89%B5%E6%A5%AD%E5%85%AC%E5%8F%B8%E6%88%96%E5%8D%B3%E5%B0%87%E6%B6%8C%E7%8F%BE%E5%87%BA%E6%B3%A1%E6%B2%AB%E4%BF%A1%E8%99%9F-081624389783210.shtml

延伸閱讀,
文章分類:

0 意見:

張貼留言